宅客聊老子第81章之三层含义

信言不美。美言不信。善者不辩。辩者不善。知者不博。博者不知。圣人不积。既以为人己愈有。既以与人己愈多。天之道利而不害。圣人之道为而不争

信言不美。美言不信。

通过这一句本宅聊聊老子里的另一个规律,老子里的每一句话都有N多层的含义,这个是从纵深的角度讲的,若是从横向来讲的话,老子当中的每一句有象是易经当中的卦象,他讲的是一个抽象层面的象,这个象可以在各行各业,各个事情上找到相对应的规律。

所以读老子的时候,一定要和自己熟悉的专业、行业及周围的事情相对照,找出在这两个维度的印证,这样用不了多久你就会知道老子的奥妙了,会感叹老子的确是“众妙之门”。

先从“纵深”这个维度来看这句话,至少要理解出三层含义,表面的含义,深层的普遍含义,道的层面的含义,简要来说,就是外、内、密三层含义。

外:这句话等同于“忠言逆耳利于行”,对你说的真话一般都比较刺耳,但话说得好听的多半不能信。表层的含义多半是就事论事了,读经典不能满足于在这个层面的理解。很多经典的通俗读物,也都是就这个层面进行解释。本宅在聊老子的时候有时会拿某些人在表层的解释说他解释的不对,或说不太对,是因为即使要把表层的含义解释对的话,若没有对更深层含义的正确理解,实际上也会解释不对的。

本宅有个屡试不爽的经验,就是那些话说的很漂亮,漂亮过了头,就像是个涂了蜡的橙子一样的,这样的人能离远点就离远点吧,嘴里没几句实话,和他聊天都是浪费时间;另外一种人,尤其是第一次见面就指出你哪里有缺点的,这种人都很实在,没什么花花肠子,可交。

夸你的人有时候是说假话,但批评你的人,他总是看到了些什么!

内:内的层面往往是揭示事物表里的真实关系,要透过表面看实质,拿这句话来讲“信”就是本质,“美”就是表面,”言”只是拿个事说这个关系,所以这句话在这个层面,就是讲:反映本质的东西(x)并不一定美,过于美化的东西(x)往往就不反映本质了。把x=“言”一代进去,就是表层含义了。看出来了吧,本宅虽然再聊《老子》,但本宅实际上是个理科生。

在这顺手把横向讲一句,把x换成你所了解的东西,试一下,但是不要太机械了,要灵活一点,比如:买橙子,买面包的时候那种特别漂亮的最好别买。要是太机械了本宅实在也没有办法和你聊老子了,你买了个发霉的面包,烂了的橙子,还对别人说你这是得了本宅的真传。那样的话,8月深圳都会飞雪啊!

密:这个层面才是老子的精髓,也就是“玄之又玄”的那个层面,也就是道的层面。智商有一定余额的人应该已经看出来了,内就是第一层“玄”,密就是“玄之又玄”,老子的81章全都归到了第一章,道才是众妙之门,读不到这的不算懂老子。“玄之又玄”的道,只能意会不能言传,言传就牵强了。

比如这句,本宅牵强的解释一下,诸位意会一下,道无法用语言说明,道要通过其某一侧面来说,道有一个侧面就是信,这个信是超越思维的信,思维层面的信还不是道,有《金刚经》上讲的“信心清净则生实相”,实相就是道。

可能有人开始不服气了,信心清净怎么能是道呢?我不信,(此处举例涉及的是很理智的人,理智的不信都不是道的话,不理智的人的不信就更不是道了,这个推理没有问题吧。)不信一定是在思维当中,而且不信一定是会有根据的,他会说,你宅客某某句就说错了,因此我不相信你现在说的这句话,所以不信是有理有据,有推理,所以一定不是道。

那信就没有根据了吗?先说有根据的信,这种信不是道,因为这种信经不起推敲,比如:有人说,我信你宅客说的东西,因为你前面99句说的都对,这第100句,我信了,他信了,我都不信。

以前有个极为聪明的朋友和我抬杠,反驳我,他说,物理学的定律你信不?

要是一般的战士就直接被呛死了,不要忘记偶是学理科的,和我聊物理,我也是被科普过的,我说你信牛顿的定律吗?爱因斯坦说,他那个还不是真理,是低速状态下的近似;后来量子物理学出来了,老爱也搞不懂了,慨叹上帝应该不会实在掷骰子吧……科学无限接近道,可就是还没到。

没根据的信,那还用说吗?那是迷信。更不是道了。

我了个去的,有根据的信不行,没有根据的信也不行,你想咋滴?

我早就跟你说了,道是说不清楚嘛!清净的信心也是说不清楚的!大家清楚了吗?

发表评论

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。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